經歷過大悲大慟大苦大難的密勒日巴,對人和事充滿了驚人的忍隱和寬容。
他自覺昔日負罪太深,身心受極大磨練---通過大師瑪爾巴隱忍折磨﹝讓人看了會掉淚的磨難﹞消業後 始得上師允許開始接觸佛法; 決定以終身的修行來為自己的「黑業」贖罪---其實佛家的修身並非一定要以終身的苦行為代價, 然而,密勒日巴卻自覺地拒絕了一切世俗的享樂。一個人,躲在深山裡開始了「坐靜」修行。
經歷過大悲大慟大苦大難的密勒日巴,對人和事充滿了驚人的忍隱和寬容。
他自覺昔日負罪太深,身心受極大磨練---通過大師瑪爾巴隱忍折磨﹝讓人看了會掉淚的磨難﹞消業後 始得上師允許開始接觸佛法; 決定以終身的修行來為自己的「黑業」贖罪---其實佛家的修身並非一定要以終身的苦行為代價, 然而,密勒日巴卻自覺地拒絕了一切世俗的享樂。一個人,躲在深山裡開始了「坐靜」修行。
據測定,夏季森林裡氣溫比城市空曠地要低攝氏二度到四度,而相對濕度則高百分之十五左右。在城市,大公園氣溫比空曠地低攝氏二度,小公園氣溫比空曠地低攝氏一度。另據資料記載,七八月間,柏油水泥路面氣溫比綠色地面要高出攝氏十度。
作者:陳聖夫(台南縣新化高中二年二班)
有一個小男孩帶著心愛的風箏來到河堤邊,一開始,風箏雖然頑皮地亂飛,始終還是會在男孩身邊打轉。隨著時間過去,風箏線被一點一點的放出,風箏也愈飛愈穩,力量也愈來愈大,直到,纖弱的風箏線受不了風力的拉扯,斷了,風箏便自由地飛向遙遠的天空。失去風箏的小男孩只能失望的回家,關上房門想念他最心愛的玩具,只是他不知道斷了線的風箏,永遠沒有飛回來的一天。
人往往想要改變別人,比想要改變自己多。因為我們常站在自己的角度,希望他人配合,符合我的要求,
但一切眾生都有其特性;好比一塊木頭,有一定紋路,如果逆著紋路裁切 鉋削,肯定不如預期,但如果順著紋路打造,就非常順暢 順理!
普賢十大願 第九恆順眾生 自己都不能順著理 降伏不了「自我」根深蒂固得﹝我執﹞情結 如何恆順別人...
稽首文殊,寒山之士;南無普賢,拾得定是。
昔日寒山問拾得曰:
世間謗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輕我、賤我、惡我、騙我、如何處治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