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心蘭

   

正念正心,養出大無畏的精神,度人度世……

--虛雲老和尚遺言



怎麼也沒想到,會在上海朋友家中,看了二十集的《百年虛雲》連續劇,只為打發時間並不期待看到任何感動人心的畫面。未料虛雲老和尚簡簡單單幾句話,竟讓我好幾度啜泣不止。同樣的一句話,經過他的簡易詮釋,居然可以大江大海地擴散開來,眼皮底下便能容納整個宇宙,這是何等的謙卑氣度啊!

那一出生便失去母親的蕭古岩,幼年依偎祖母懷中聽著佛經成長,在逐漸成為虛雲法師的漫漫百二十歲生涯裡,辜負了兩房守活寡的妻子,並在「蕭家絕後」的壓力下,天涯海角地徒步行腳遠遊,到處開疆闢土修繕古寺,恢復殘敗的佛門戒律,直至百餘歲,仍親力親為所有勞動,絕不浪費任何資糧。

 

 



每個人都要耕種自己的福田,這是無可取代的業報,虛雲法師如是說。

用將近三年光陰三步一拜朝聖五台山,為報親恩,他說時間並不長;但勸慰敗德僧人,他又說因果報應迫在眉睫,一刻也不能輕忽。時間長短,在他眼中,是面對的態度與發心,而非短視近利的盲目算計。

每個人都會羨慕那始終陪伴虛雲老和尚的小叫化,尤其是過門未圓房而思念不已的髮妻,三餐不繼的困乏,雖苦猶甜;很多人都納悶,這無父無母的孤兒,被虛雲餵養了這許多年,為何長年未出家?

 



直等到這猴屁股似的頑童自己開口要求剃度,心甘情願地理解了甚麼是菩提心;這樣的等候,是多大的心量,誰能夠想像?

 


劇本少見地深刻動人,尤其是非常到位的解說經典,讓人由衷欣喜。從一開始的人情冷暖,到後來上至帝王下到黎明百姓的講經說法,循序漸進地打開了一扇視窗:「因為理解,所以慈悲!」這慈悲,遠遠超越同情、憐憫與仁愛,是虛雲千辛萬苦身體力行的「眾生平等」。

他不懼權貴、無畏榮辱、不怕腥羶地拯救蒼生,也絕不居功地淡然退避山野,廣修荒廢古寺,苦口婆心勸戒失德僧人,不爭不搶如履薄冰地「救度眾生」,從未居高臨下地「加持」哀憐苦子,也不貪得片瓦丁糧,來去自如又了無牽掛地兩袖清風;最令人讚嘆的,是挑戰戒律邊緣的臨危不亂,真真做到「無垢無淨」的坦蕩胸懷。

而更重要地,不因自己戒律嚴謹而「輕蔑」他人的敗德,反以更大的悲憫,化解業緣。他常引用隨緣化生,隨生隨滅地應化,更輕鬆地看待並鬆綁自己持之以恆的「戒」。

 

 



能夠幸運地在此時看到這樣的連續劇,我只能感嘆:自己終究是有功德的,才能有機會在此落淚啊!

 

摘自【人間福報】12/12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淨琉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