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若問余﹝鄭曼青先生﹞四十年之心得。卻只有十二字。曰。吞天之氣。接地之力。壽人以柔。
曰。請言其效用。曰在人體則氣乃率血而行。故氣旺則血旺。天富有大氣。多取之不以為貪也。
力在人體有大用。地貴有載力。倘能接其毫厘。則為用亦無窮矣。致柔則老氏所謂。能若嬰兒。則壽亦可以無疆矣。
惟此三語。在人身亦為三才。得天之氣。則位於上之顛頂泥丸宮一內。可以增長其靈氣。下則為地。接地之力。
則足底心之湧泉要穴。可以增長其根力。中為腹部之丹田要穴。在腰線間。得能專氣致柔。則腰若活潑潑地。則腎氣自足。壽能增加也。然習之之法。亦甚簡易。
一、隨時得有空暇。便覺以泥丸宮頂天。吞天之氣。沉於丹田。
二、得有行動。或端坐。或暇立時。在注意所及時。便欲將足心貼地。進而則欲足陷入地。久之則欲以我之足力。與地心吸力相接。能至此。則我之足已有根矣。
三、丹田。古人所謂行坐處臥。不離這箇。是要以心與氣。相守於丹田。如雞之孵卵然。此所謂知止。止於至善之地。道也者。不可須臾離也。
可離非道也。又孟子所謂養吾浩然之氣。則皆不離乎丹田也。然此區區之心得。倘能篤而行之。決非等閒之運動可此。袪病延年。猶易事耳。
摘自《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》
全站熱搜